做勤学、苦干、尽责、善思的物流人——记欧港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常熟威特隆仓储公司总经理顾宇
楔子:草荡街头 重拾记忆、
2024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四)上午,顾宇特意去了一趟常熟老城区的草荡。草荡是顾宇的出生地,他小时候就听草荡的老人们说过,常熟城里好多街名、巷名、片区名,都与“水”关联。草荡位于古城中部方塔街南侧,这里原来是杂草丛生的河荡,淤塞填平后建了房舍,后来就成了小巷,原来的水名就成了“草荡”的街名。因为常熟老城区的拆迁改造,顾宇和父母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搬离了草荡,屈指算来,他离开这里将近三十年了。
徜徉在草荡周边的大街小巷,顾宇惊讶地发现,眼前的景物与儿时的记忆大相径庭。小时候与伙伴们在草荡“捉迷藏”的地方再也找不到了,在秀崖弄滚铁圈、打玻璃球的地方没有半点影踪;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天然池浴室洗澡,但天然池现已荡然无存了;小时候每逢春节前都要跟着母亲去寺前布店买衣料,可寺前布店的旧址在哪里,他现在也说不上来了;三十多年前的中巷招待所,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查良镛)曾经在此休憩,如今只剩下一块“中巷停车场”牌子竖立在那里;方塔街北侧的“山景园”饭店早已歇业,“山景园”牌匾的字迹也斑驳陆离,匆匆而过的人群中,偶尔有人抬头看一眼店名;在北赵弄,他似乎闻到了当年小笼馒头的诱人香味;在县南街,他眼前浮现出当年众人排起长队,争购新雅酒楼鲜肉大包的情形;在书院街,他忘不了当年从加工点取回爊鸡时的愉悦;在街头花园(新福地广场),他仿佛回到了当年在虞山镇文化站,全神贯注翻阅连环画的幸福时光……
迎着寒风、伫立街头的顾宇,不由地想起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西风颂》中的诗句: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顾宇的思绪,回到了他在常熟威特隆和欧港集团中国区的日日夜夜……
其一,求知篇:学无止境 孜孜以求
学习使人进步,求学路上,我的自信心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学习使人快乐,求知路上,我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 顾宇题记
1976年,顾宇出生在常熟老城区草荡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父亲是常熟轻摩厂的宣传干事,母亲是国营虞山林场的一名会计。1996年12月,他应聘到常熟威特隆仓储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第一位中方员工。
刚到常熟威特隆的顾宇,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公司的筹建之中。由于当时的威特隆尚未正式成立,外方只派驻了总经理韦纳·柯瑞曼一人,公司的登记注册、人员招聘、装卸作业、仓储管理等,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年轻的顾宇,跟着韦纳总经理,东奔西走,忙前忙后,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韦纳总经理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位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小伙子。1997年5月,常熟威特隆仓储公司正式成立后,顾宇为了积累专业知识,掌握更全面的操作技能,他出人意料地放弃了与自己教育背景相关的财务工作,而是出任公司操作部经理助理一职。在担任操作部经理助理期间,他下沉到操作部门“第一线”,从理货员做起,全面学习了解装卸船、纸浆及成品纸装卸操作、仓储管理等各种专业知识。不知疲倦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仅赢得了公司领导层的首肯,而且获得了128位现场操作工的好评。1998年7月,顾宇被提任为公司码头部经理,全面负责公司装卸作业。
常熟威特隆开业仪式
在他人的眼里,此时的顾宇工作顺顺当当,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然而,顾宇却向常熟威特隆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准备脱产去英国赫瑞瓦特大学进一步深造。为此,不少大学同学和同事好友疑惑不解,父母和亲戚们更是劝阻和埋怨。但顾宇不为所动,坚持出国留学。在威特隆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顾宇深知自己在知识积累、文化修养、专业理论等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短板”,深感自己在学历文凭提高、知识结构优化、眼界思路拓展等方面,必须尽快采取“充电”行动。
1999年4月,顾宇来到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学习。赫瑞瓦特大学是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英国名校,校名是为纪念为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两位英格兰先驱,即英国16世纪的财政大臣、著名金融家乔治·赫瑞,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而命名的。通过2年辛苦的勤工俭学,顾宇顺利从“国际会计与金融研究”研究生班毕业。毕业后,他随即被威特隆集团续聘,并被派往比利时安特卫普集团总部短期培训。
多年来,虽然顾宇工作的岗位一直在变化,担任的职务一直在提升,肩负的责任也一直在增大,但唯一保持不变的,是他那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用功劲头。2000年12月至2002年2月,顾宇在提任常熟威特隆市场部经理期间,他不仅潜心研究拓展新客户技巧,而且及时总结稳固老客户心得;2002年2月至2005年10月,顾宇被调入比利时威特隆集团上海代表处,提任为商务及物流经理,在此期间,他注重学习掌握商务谈判技巧和物流综合管理能力;2005年11月,顾宇再次被调回常熟威特隆,先后提任为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在此期间,他有的放矢地学习企业内部管理知识,探索弘扬企业文化的有效路径;2016年,顾宇参与筹建重庆比荷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珠海高栏欧港码头有限公司,并先后担任两地公司的总经理,在此期间,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市场拓展经验,致力于将集团业务范围扩大到重庆和珠海;2021年11月开始,顾宇先后升任欧港投资(常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港集团中国区副总经理,特别是2022年3月升任欧港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以来,他在全面管理欧港集团中国区所有业务,以及负责集团在整个亚洲业务发展的同时,始终警醒自己要克服懒惰懈怠思想,坚持抽空自学,顺应企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
珠海物流分拨中心一期奠基仪式
其二,敬业篇: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不是每个贝壳里都有珍珠,但珍珠一定出现在贝壳中;不是每个努力的人都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很努力。工作使我充实,勤奋让我受益。
——顾宇题记
1997年5月,常熟威特隆正式开张营业后,顾宇主动放弃公司行政工作,要求到风吹雨打的装卸现场,从操作一线员工干起。他整天泡在作业场地进行叉车操作训练,抓住各种有利时机进行货物装卸演练,业余时间忙于申领多种资质证书的复习迎考……为了使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更加熟练,顾宇和工友们利用公司特意买来的3000吨纸卷,不分昼夜地进行实战演练。纸卷破了,顾宇和同伴们粘上再练,发现了问题,顾宇坚持演习从头再来。就这样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直径1.3米的纸卷,硬生生地被磨到了0.7米。
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学苦练的顾宇,很快就找到了“用武之地”,为常熟威特隆赢得了荣誉。1997年6月,距常熟港200公里之外的镇江港,一艘外轮急需完成卸货任务,但当地的众多装卸公司都无法按时限、按标准完成卸货。无奈之下,船运公司的欧洲代表便找到了威特隆集团总部寻求帮助,常熟威特隆公司闻讯后决定,不谈困难,不谈收费,不谈成本,只谈高标准、高效率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担任操作部经理助理的顾宇,当天下午5点接到指令后,迅速组织精干人马,带着最新的三台叉车连夜赶往镇江,凌晨一点抵达现场后,顾宇和其他员工顾不上休息,径直登轮作业,顾宇将操作人员分成两班,人停车不停,通宵“车轮战”……累了,顾宇就在舱内打个盹;饿了,顾宇就啃上几口自带的干粮;渴了,顾宇就喝上几口凉开水。当东方的天空中露出第一缕晨曦时,顾宇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在许多装卸同行摇头叹息、知难而退的时候,常熟威特隆人却自加压力、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难于上青天”的艰巨任务。顾宇和工友们通过这场漂亮仗,既展示了常熟威特隆人的精湛技能和精神风貌,又打响了常熟威特隆公司的品牌和声誉,常熟威特隆也由此赢得了业界的信任和敬重。
创业早期
2005年11月至今,顾宇先后被提任为常熟威特隆公司的总经理助理、总经理。职务提升了,职级变化了,但他敬业爱岗的初心没有变,忘我工作的劲头更足了。2023年8月的一天,顾宇在上海先后拜访了重要客户,参加了论坛交流,出席了招待酒会,一整天的活动使他疲惫不堪,深夜回到常熟家中正准备就寝,突然想起江西九江一个客户不久前向他咨询的问题,最近正等着他的回复。他立即翻身起床,打开笔记本电脑,字斟句酌地回答对方的询问。鉴于该客户对物流供应链的诸多环节,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以及存在的的风险挑战,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必要的评估,顾宇在充分尊重客户的基础上,结合其行业和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专业、有价值、个性化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第二天一大早,顾宇准时出现在威特隆公司的消防演练现场,并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他本人的所有演练科目。
WBX 国际件杂货运输展2024-展后报告
SPW 2024上海纸浆周
Sateri年度盛典
新冠疫情防控的三年中,顾宇记不清自己加班加点的天数,也记不清自己在办公室过夜的次数了。2020年8月,在他的沟通协调下,“中远海运创新”、“利马星”、“丹妮”、“嘉宾箭”等四艘纸浆大轮同时靠泊,卸货纸浆12万吨,创下常熟港开港以来的最高纪录;同年11月,公司进口纸浆大轮“金雀箭”,在38.5小时内卸货5.3万吨,创造了日卸货33039吨的单船卸货世界纪录。2021年9月,公司货轮无法靠岸卸货,在长江里滞留14天,经济损失很大。由于疫情防控期间的水运管控,涉及到上海、江苏两个行政区域,而且两地的管控细则有所不同,协调起来难度很大。顾宇早出晚归,来回奔波,他合理的申诉、恳切的言辞和执着的精神,终于打动了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在常熟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江苏的海事部门在专题协调会上商定,在疫情防控期间,确保每天至少有一艘威特隆的纸浆船能靠岸装卸。当顾宇得知常熟威特隆公司是全市唯一一家获得特许的物流物贸企业时,他在会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四船同靠
其三,为人篇:勇于担当 感恩奋进
一个人只有体验到负责任的苦处,才能享受到尽责任的乐趣;一个人只有怀揣感恩之心,才能散发善美之光。责任心鞭策我进取,感恩心回馈我温馨。
——顾宇题记
跟顾宇打过交道的人都觉得,他的为人处事低调务实,他的待人接物真诚友善。在他的身上,始终饱含着“爱”意。
顾宇对公司充满着挚爱。从1996年加入常熟威特隆公司算起,顾宇已经度过了28个春秋;扣除在英国脱产进修近两年的时间,顾宇在欧港集团已满26个年头。毫不夸张地说,顾宇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威特隆和欧港。2014年年底,顾宇处理完公司事务后,匆匆赶往常熟城里的一家饭店,参加高中同学的聚会晚宴。望着姗姗来迟的顾宇,他的一位在市级机关工作的同学,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在外企如此用心、如此卖力,有必要吗?你现在是常熟威特隆的总经理助理,已经相当于公司副总了。好多人都说,中国员工在外企中干得再好,最高只能升到副总的职位。你对公司的事情如此用心、用情,你对公司的贡献哪怕再多、再大,我看也无济于事,难道你能捅破这层“天花板”,当起公司“一把手”老总吗?……老同学,干活悠着点吧!顾宇闻言,未作任何解释,只是一笑了之。2023年年末,顾宇与这位老同学在聚会晚宴上再次不期而遇。老同学倒满一杯酒来到顾宇面前,他面露愧色地说,听说你现在不仅是常熟威特隆的总经理,而且还是欧港集团中国区的董事总经理。中国有句老话,不行春风,哪得秋雨。你当了“双肩挑”的老总,既是公司总部对你尽心尽力的充分肯定,又是集团高层对你无私奉献的嘉奖……老同学,我自罚干了这杯酒,既是为我九年前对你说的话表达深深的歉意,又是为你如今打破“天花板现象”表示诚挚的祝贺。
前任和现任欧港集团中国区的董事总经理
顾宇对员工充满着关爱。作为一名从基层理货员一路走上领导岗位的企业老总,他不只是注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是更为注重发挥管理团队的整体作用,尤其注重挖掘每一位员工的发展潜能。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会主动召集大家打打球、玩玩游戏、踏踏青、聚聚餐;遇到员工们集体过生日,他会尽量抽空参加生日聚会,及时向“寿星”送上生日的祝福,有时忙得难以脱身,他也会安排公司其他主管人员出席,并送上一只大蛋糕。今年9月16日,常熟遭受强台风“贝碧嘉”的吹袭,台风过境之时,正逢中秋佳节放假期间,顾宇在台风来临之前,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员工们在家注意安全,及时规避风险隐患;节后上班第一天,顾宇就深入到员工之中,逐一了解员工们身体健康状况和家中财产损失情况,及时对员工们进行安慰和勉励。
顾宇对客户充满着笃爱。长期以来,顾宇恪守“源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要求每一位威特隆人“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谋客户之所需”,努力为中外客户提供全方位、亲情化的服务。他不仅要求他人这样做,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一次威特隆高尔夫锦标赛后,一位来自挪威的重要客户,由于自己滑到,头重重地碰在墙上,血流不止。顾宇二话不说,立即把他扶到自己的车上,驱车直奔常熟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在医院里,由于客户语言不通,顾宇还跑前跑后,充当起了翻译。后来经过外科急诊医生的紧急处理,伤员总算无恙。但顾宇仍放心不下,坚持让他住院挂水观察,并要求公司行政部安排好轮流陪护人员,直到陪护人员来到病房,顾宇才离院回家,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两点……第二天清晨,顾宇又赶到医院看望。该客户紧握着顾宇的双手,感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顾宇对常熟充满着眷爱。顾宇是土生土长的常熟人,他对家乡常熟有着深深的爱恋之情。在常熟威特隆快速发展壮大、业绩节节攀升的过程中,常熟市委市政府、常熟经开区、市有关部门,给了威特隆公司莫大的支持。他清楚地记得,1998年威特隆申请保税仓库时,常熟市领导率常熟经开区、常熟海关等部门,多次到北京协助沟通;在后期出现商品归类问题时,常熟各有关部门主动对上争取,积极对接协调,及时、圆满地解决了困扰企业的难题。顾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多年来,他主动向中外客户和海内外朋友宣传常熟,推介常熟港,帮助常熟招商引资,积极向集团总部请示汇报,促成了一系列在常熟、在中国投资和增资计划的实施。2008年,比利时威特隆集团与其他几个集团一起合并成为欧洲港口集团,此后,欧港集团旗下所有冠名“威特隆”的公司及分支机构全部更名。在顾宇等人的努力下,只有在常熟这个地方,仍旧保留了“常熟威特隆”的名称。2016年8月,欧港集团设立了中国区总部,授权管理该集团在华投资的林木产品货物运输、仓储及运输等物流业务。在顾宇的坚持下,中国区总部——欧港投资(常熟)有限公司,最终注册落户在常熟经开区,为常熟发展总部经济和招商选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牌匾
顾宇对他人充满着仁爱。顾宇出身于平民百姓家庭,他对普通民众有着天然的慈善之心和友爱之情。多年来,顾宇积极参与结对帮扶、服务地方、防疫抗疫、救灾抗灾等活动,主动捐款捐物,积极奉献爱心。在他的倡议和带动下,近十年来,常熟威特隆捐赠总额逾22万元,他本人达2万元。近年来,顾宇不仅本人踊跃参加开发区、街道和社区的义务劳动、志愿者行动,而且鼓励和支持公司员工参加环保、节能、植树、无偿献血、尊老爱幼、垃圾分类等公益活动。顾宇积极参加常熟物流协会组织的“爱邮梦想,圆梦2024”爱心包裹捐赠活动。2024年8月上旬,出差在外地的顾宇,主动打电话给常熟物流协会秘书处,要求认捐10个爱心包裹,8月16日,刚刚回到常熟的顾宇,立即将1000元的现金交到协会经办人手中。
捐赠证书
其四,谋划篇:行稳致远 再创辉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谋划既是实现自我管理的方式,又是实现团队目标的路径;深思熟虑是成功的基石,全力以赴则是成功的关键。
——顾宇题记
近年来,顾宇敏锐觉察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物流行业的运作模式,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精准的配送规划和实时的物流跟踪,提高了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绿色物流理念,优化了物流网络布局,减少了环境污染,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但顾宇同时也深切体会到,物流仓储业正面临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外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物流成本持续提高,政策法规更迭调整等诸多挑战。为使常熟威特隆、欧港集团中国区以及他本人,在新的风险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顾宇提出三个“三”的构想和追求,简称为“三三计划”。“三三计划”的主旨是,个人要有新风貌,企业要有新发展,团队要有新变化。
首先,顾宇本人致力于弘扬“三不”精神。俗话说得好,打铁还得自身硬。良好的精神状况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一是弘扬“不怕苦”精神。吃苦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因为自己的吃苦耐劳,他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积极心态,增强自信心,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弘扬“不畏难”精神。攻坚克难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能力。顾宇深知,岗位意味着责任,你能承担多大的责任,也就意味着你有多大的能耐,更意味着你有多大的作为。正因为自己多年来把问题当考题,把困难当磨练,把挑战当机遇,切实做到在问题面前敢冲敢上,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在挑战面前敢作敢为,从而在解决问题中锻炼了能力,在克服困难中展示了才华,在战胜挑战中彰显了担当。三是弘扬“不懈怠”精神。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顾宇在实践中悟出了“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道理,正因为自己有一种干不好工作就“吃不香、睡不着、坐不住、心难安”的忧患意识,他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困境中主动出击,在风雨后迎来彩虹。
其次,所在企业致力于创树“三新”目标。一是安全生产要有新举措。无论是常熟威特隆,还是欧港中国区,通过持之以恒开展宣传教育,有的放矢组织专项检查,一着不让狠抓措施落实,久久为功求取实际成效,努力实现企业的“零伤害”、“零损工”目标。二是经营效益要有新提升。面对后新冠疫情时代带来的经济增速减缓,国际纸浆市场的大幅波动,以及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等不利因素,常熟威特隆要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同时,更加关注公司整体经营效益,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夯实公司未来发展的基石。欧港集团中国区将进一步拓展影响力,充分利用欧港集团资产网络的竞争优势,实现与欧港集团旗下各海外分部的互通互融、战略合作,对中国工业品在欧洲市场进行分拨配送,对欧洲在华采购的新能源设备、成品纸等产品通过欧港中国区集散出口,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成效,努力打造除林产品之外的欧港中国区新兴业务的增长极;与此同时,致力于推动欧港中国区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强化新能源叉车、拖车等设备的应用,为实现欧港集团2030年减排40%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企业文化要有新内涵。作为欧港中国区的董事总经理,顾宇力求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来思考企业文化建设。他在总结常熟威特隆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举办“高尔夫节”、“龙虾节”,国际林产品物流研讨会,供应链管理发展论坛,仓储管理观摩会,以及专题庆典、晚会等一系列活动,培植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打造“实力欧港中国”、“活力欧港中国”、“魅力欧港中国”,进而提升欧港中国区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执行力。
国际林产品物流研讨会
高尔夫活动
龙虾节活动
再次,所带队伍致力于构建“三型”团队。一是致力于构建学习型团队。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精选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建设特色园地,打造交流平台,加强检查考核,确保学习型团队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致力于构建服务型团队,通过确定共同目标,整合、共享工作资源,保持有效沟通,强化角色互补,增强荣誉感和归属感,给予充分授权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提升企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致力于构建创新型团队。因势利导,因企施策,注重培育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健全激励机制,锻造出一支能征善战的过硬团队。
尾声:扬子江畔 心潮澎湃
2024年5月21日,天刚蒙蒙亮,顾宇就早早地起床,独自一人驱车来到了常熟港兴华码头。原来,27年前的这一天,是常熟威特隆正式开业的日子。顾宇依稀记得,开业那天,码头上很空旷,也很寂静,停靠码头的货船既少又小,码头上的装卸设备也很少,作业的工人寥寥无几……放眼望去,江边滩地是一丛丛芦苇,似乎被江风吹得瑟瑟发抖;江面上鸥鹭点点,上下翻飞,来回盘旋;俯身细看,脚下的石驳岸上,一只只中华绒螯蟹幼蟹,悄无声息地爬上爬下;不远处的江堤南侧,长满了一簇簇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他惊奇地发现,在威特隆堆场的边边角角,一株株小树苗破土而出,倔强地挺起稚嫩的身板……时光飞逝,满打满算,他来到威特隆将近二十八年了。
站立在码头塔吊下,行走在堆场货箱边,穿梭在库房通道上,往日的情景不时在顾宇脑海中闪现。他仿佛又听见了春光融融时节与工友们小憩时的说笑声,又看见了炎炎盛夏时操作工挥洒的汗水,又浮现出“沙场秋点兵”应急处置演练的情形,又回忆起寒冬腊月中的突击卸货和现场值守……
漫步在码头上,望着天空中翻滚的乌云,顶着阵阵江风的侵袭,顾宇突然想到英国著名诗人拜伦《致奥古丝塔》诗章中的名句:当滚滚乌云奔临头顶,极力掩却熠熠的明辉,你远布的光华却愈加纯净,把周遭的暗影尽行逐退。
顾宇的眼前,浮现出昭示常熟威特隆和欧港中国区锦绣前程的美妙画卷……
港区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