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草原景,探藏源韵,结同行缘
为进一步加强常熟市现代物流协会团队建设,增进副会长以上单位的沟通和联络,2022年6月30日,在会长何航滨的带领下,协会组织前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开展为期六天的考察游览活动。此次甘南之行,不仅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体验了藏族人民的风土习俗,而且加强了副会长单位的交流,增进了考察团成员的情谊,是一次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的欢乐之旅。
好事多磨,事在人为。此次考察游览活动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出行前也是反复调整变化,考察团最终在6月30日早晨出发,难忘的甘南之行从此拉开了帷幕……
6月30日,入驻兰州。考察团一行58人,从苏州北站乘坐复兴号高铁经过11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甘肃省省会兰州。兰州,古称“兰”或者“皋”,是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可以用“三个一”来解读这座城市,首先是一碗面(牛肉面),兰州拉面享誉全球,绝大多数中国人应该知道并也品尝过,清汤、牛肉、辣椒油、劲道的拉面,舌尖上的满足感;其次是一本书(《读者》),《读者》的出版社就在兰州市,这是一本完全靠发行量来支撑的杂志,创刊于1981年,截至2019年8月,累计发行量超过20亿册,收获过无数的荣誉表彰;最后是一条河(黄河),兰州是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考察团的第一个晚上就在兰州市区入住,成员们很快休息入睡,迎接接下来几天的活动安排。
甘南之行主要景点示意图
7月1日,进入拉卜楞寺、甘加草原。考察团上午从兰州出发前往甘南藏族自治州。经过近四小时的车程,在简单用过中餐之后,第一站便去了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甘、青地区最大的黄教寺院,也是影片《天下无贼》的拍摄地,这里还有世界最长的转经道(全长 3 公里左右)。拉卜楞寺金碧辉煌的大殿,简朴整齐的僧舍,来来往往的喇嘛,穿着人文主义的僧袍,虔诚的藏民围着转经筒一路走一路转一路念着经文。寺院内设六大学院,在喇嘛导游的带领下一一参观各座学院殿堂,听喇嘛师傅讲经说法,让您置身佛国世界感受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
随后,考察团又驱车去到了甘加草原甘加秘境景区。虽然一路上下起了大雨,但好在景区内的游览乘坐了小交通,可以深入到景区内部。在甘加草原的东部,有一个特立独行的古城,跳出了或圆或方的限制,自成一格,这就是历史上的八角古城。八角城因其有八个城角而得名,城廓是一个空心的十字形, 藏语俗称“卡尔昂”,藏文史书称作“卡尔雍仲”,意为万字城。登上观景台,八角城遗址旁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美轮美奂。在甘加草原的尽头,有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白石崖,直上直下,像是为了守护甘加草原刻意设置的屏障。在整个的游览过程中,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晰,天空更加清澈,不少团友还拍到了雨后彩虹,绚丽夺目真漂亮。这天晚上,入住在夏河县城。
7月2日,来到郞木寺、黄河第一湾。考察团这天要从夏河县到达若尔盖,从甘肃省跨界到四川省,尽管一路车程时间也很长,但是这一天也让大家体会到“最美的风景在路上”的真正涵义。
早餐后,穿越草原公路,领略一路上蓝天、白云、野花、绿草、牛羊、帐篷等草原美景,前往有着“东方小瑞士”美称的郎木寺。郎木寺其实不是一座寺庙,而是一个地名,准确地说,它叫郎木寺镇,以白龙江为界,将它分为两个部分,北岸是属于甘肃的赛赤寺,又叫“达仓郎木赛赤寺”,南岸是属于四川的格尔底寺,又叫“达仓郎木格尔底寺”,两座寺庙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午餐后,参观纳莫大峡谷和白龙江源头,纳莫大峡谷的入口就在格尔底寺内最深处,可以徒步或者骑马进入游览,峡谷周围怪石林立,景观奇幻秀美,白龙江的源头就在这里,峡谷里有几片小草原,还有“仙女洞”、“老虎洞”、“中阴洞”等充满宗教奇幻故事的景观。
离开郎木寺镇,考察团又去到了黄河九曲第一湾,这里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的交界地,从源头缓缓流来的黄河在这里曲折九拐,与支流白河交汇,在草原上留下了优美的景致和美丽的传说。晚餐后,入住在若尔盖县城(属于四川省)。
7月3日,置身花湖、扎尕那。考察团成员早餐后,去参观著名的草原湖泊花湖风景区。花湖是热尔大坝草原上的一个天然海子,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湿地。湖岸边芦苇茂密,因湖中盛开的一种白色小花而得名,这里是观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最佳地点。花湖湖面辽阔,水下是深不可测的沼泽地,沿着湖边的栈道行走,可以走到湿地中间去。水色纯美的花湖,在阳光下变幻出不同的光影,动人心魄。
考察团游览花湖后,又出发前往被探险家洛克称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东方伊甸园:扎尕那。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四面石山环抱,高大的山峰直插云霄,把扎尕那四村一寺围在其中,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
今天的晚餐,也是别有一番风味。考察团来到了藏族特色餐厅,一进餐厅,整个的装饰和布置就充满了藏域风情。晚餐过程中,热情的藏族同胞给考察团每一位成员进献了洁白的哈达,敬上了特酿的青稞酒,还唱起了充满祝福的藏族歌曲。整个晚宴就像一场盛大的团拜会,把所有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7月4日,途经郭莽湿地、参观“八坊十三巷”。考察团前两天的行程,是从兰州出发前往甘肃省的西南部,徘徊在甘肃省和四川省的交界处,深入藏族自治州地区。而从今天开始,要从藏区开始往兰州反向返回了,依然沿着草原公路,一路风景美不胜收。途经黑颈鹤的冬眠栖息地郭莽湿地,著名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都曾由此经过。这里海拔 3562 米,沿着木栈道可以进入腹地的黑颈鹤观景台,一眼望去,无垠的大草原、弯弯曲曲的河流、藏区特有的经幡、牧民的村庄和草地上散放着的牛羊,随手一拍就像电脑桌面的壁纸一样。
考察团此次行程中,最后一个地方是前往有“东方小麦加”之称的临夏,参观八坊十三巷。这里是典型的回民聚居区,从唐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八坊十三巷”。这里的建筑极具特色,各式清真寺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和阿拉伯文化特色于一体,庄严肃穆,秀丽壮观。
考察团参观结束后,大约经过2小时车程,成员们顺利完成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考察游览活动,再次回到了兰州市区。
7月5日,踏看中山桥、返回常熟。考察团此次行程的最后一天,由于是中午10点53分的高铁,上午在兰州市区还有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考察团的部分成员,兴致勃勃地前往兰州市的地标建筑—中山桥。这是一座跨黄河的铁桥,桥长234米,宽7.5米,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部分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德国海运至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与济南道口铁桥、郑州铁桥同列为黄河上三大桥梁。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桥”,沿用至今。
思乡情切,游子盼归。考察团一行从兰州西站出发,乘坐十小时高铁抵达苏州北,再由专车接回常熟。至此,愉快而又难忘的甘南之行圆满结束。临别时,团友们依依不舍,彼此祝福。大家相约回常后继续保持联系,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大家期待协会今后继续组织安排,让会员们能够再次相聚,再诉衷肠,再结情缘……
考察团全体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