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协会工作职能 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常熟市现代物流协会在这里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我感到很高兴。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推选我当常熟市现代物流协会会长,在此我代表常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常熟市现代物流协会,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物流专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州市现代物流协会对常熟市现代物流协会的成立非常重视和关心,今天他们又放弃休息时间,莅临大会指导。各相关政府部门和物流企业的老总们,对协会的筹建成立倾立支持,积极献计献策、出钱出力,这些都是对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工作最直接有力的支持,在此我们向你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常熟地处当今中国最发达地区的长江三角洲,承载数千年厚重的人文素养,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契机,依靠上下同心奋力拼搏的实干,近年来的发展成绩引人瞩目,各项社会和经济的指标均稳居全国前列。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服务业跨越计划”,服务业发展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去年,常熟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7.53亿元,同比增长18.7%;完成服务业投入75.22亿元,同比增长28.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8%,这一比重在全省县市中名列前茅。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达到32万人,占全社会劳动者比重36.9%。
2006年,全市商贸流通业继续保持活跃有序发展,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77亿元,136个商品市场全年完成市场成交额465亿元,其中招商城成交额突破300亿元,并且,市场经营形态逐步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商业企业在竞争中走上了错位经营、品牌经营、规模经营的良性发展轨道。
常熟的工业经济,以沿江、东南和虞山高新园三大板快为龙头,以众多活跃的民营企业和一批骨干企业为坚实后盾,已经形成内外资并行发展、生机勃勃的优良效应。因此,面对比较发达的制造业和已经形成的大市场,作为生产、商贸有机生命链的物流行业,一方面是需求旺盛,商机无限;一方面是各方看好,竞争激烈,除原有的相关运输、仓储等企业正积极谋取进一步策略外,新的一些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也在加快建设,物流业大步加速,其发展势头强劲。就常熟情况来说:2006年,全市完成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4535万人次和178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2%和28.1%。常熟港全年实现货物吞吐量突破2500万吨,达2581吨,增长25.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556万吨和18.52万标准箱,增长14.9%和48.2%。
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与商贸流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竞争力的基础性产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导性产业,所以我市的现代物流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当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常熟市现代物流协会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常熟市现代物流协会的成立,首先是顺应了常熟服务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其次是有助于各物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整合转型,做到优势互补,吸收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技术,尽快提升我们整个常熟物流的能力,为常熟经济发展再创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面我想就做好协会工作提出几条意见:
1、抓好协会自身建设。协会全体成员要加强自身学习,要真正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宗旨,要在行业、企业和政府之间密切协调,起到一个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协会要开展经常性的活动,通过组织活动沟通情况、交流经验、提出建议、搞好协作、抓好资源整合,使会员单位之间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常熟市现代物流的整体水平。
3、要为维护会员单位合法权益方面多办好事。要尽可能多地经常组织物流业专家们咨询会晤,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对企业反映的特殊要求和问题,可通过召开专门会议等方式会商解决。
4、积极开展现代物流行业标准、市场调查数据采集、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物流技术与经验交流及撰写著作等工作,为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希望我市所有物流企业,包括今天在座的各理事、各会员单位、各经营者,以及各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支持协会工作,在培育我市物流业不断进取壮大的过程中,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与时俱进,共同构筑我市高效、便捷、安全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物流专家们的光临!新年即至,祝大家新春愉快、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谢谢大家!